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误诊1例及文献复习
【关键字】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诊断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0岁,高考体检行胸部透视发现右侧胸部占位,无明显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1×109L,红细胞45×1012L,血红蛋白119gL,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CT图像示:右侧胸腔脊柱右前方见梭形肿块影,大小约46mm×73mm,密度均匀,边缘光滑,CT值约53HU,注入碘造影剂后,肿块强化均匀,CT值约74HU,后纵隔内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右侧胸腔脊柱右前方占位,考虑为神经源性肿瘤。见图1、图2。全麻下行右剖胸右上肺叶切除,肿瘤大小约7cm×5cm×5cm,切开呈灰红实性,部分有坏死,境界尚清,质嫩。术后病理为右上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见图3。
2讨论
IMT是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组织学表现为由平滑肌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组成、伴程度不同的炎性细胞浸润及黏液血管样结构。最常见于青少年或儿童,常见部位为肺部,约占肺肿瘤的004~11。本例患者为18岁男性,肿块位于右肺上叶。2002年WHO根据IMT的组织学表现,将其定义为,由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伴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的一种特殊病变。其组织形态学表现多样,可分为3类2:(1)黏液血管型,多见于回盲部及阑尾;(2)梭形细胞密集型:该型肿瘤间质血管内皮生长活跃,少部分可出现钙化、坏死、局部侵犯甚至远处转移;(3)纤维瘢痕型:瘤细胞较少,瘤细胞间可见成片的胶原纤维。IMT的免疫表型,证实梭形细胞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的标志物有波形蛋白和结蛋白,同时具有平滑肌细胞的特点,即SMA表达,部分患者存在ALK基因表达蛋白阳性。根据组织学表现和免疫表型联合诊断IMT,应与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平滑肌肉瘤等进行鉴别。IMT的发病原因不清,可表现为良性病变,也可出现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34。本例肿瘤边界清晰,送检标本支气管切缘阴性,淋巴结呈反应性增生,未见肿瘤累及,邻近脏层胸膜未见累及。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肺IMT的唯一有效方法,由于肺IMT绝大多数于手术前无法确立肿块的病理性质,且肿块都局限在一个肺叶内并没有肿瘤局部侵犯及局部淋巴结转移,单纯肺叶切除术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化疗和放疗对它疗效不明显,相反易导致局部复发。本例患者随访至今暂无复发及远处转移发生。
总之,肺IMF是一种很罕见的真性肿瘤,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诊断明确,即肺IMT是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或梭形细胞组成的,同时伴有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