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冠心病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游达礼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时代,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持续升高,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疾病。随着对冠心病发病机制更加深入的研究,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提高到了新的层次,本文将针对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做一综述。
【关键词】冠心病;药物治疗;治疗进展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疾病1。冠心病的高病死率、致残率已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其治疗也获得了极大的关注,本文将针对其药物治疗进展从抗血小板、抗凝、调脂及抗炎三方面做一综述。
1抗血小板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激活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基础。抗血小板药物通过不同途径阻断血小板的聚集或激活,可有效防止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抗血小板治疗是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重要的治疗方式,是冠心病预防与治疗的关键。目前,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典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用法用量及新药的临床试验上。
(1)阿司匹林是不可逆的血小板环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为当下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大量临床试验与应用表明,阿司匹林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多数指南推荐,冠心病急性期阿司匹林的治疗剂量为325mgd,冠心病一级或二级预防其最佳剂量为100mgd。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有较大的副作用,尤其是胃肠道反应。
(2)氯吡格雷是ADP受体拮抗剂,通过选择性与血小板P2Y12受体结合,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可安全有效的降低ACS、PCI患者的缺血事件,尤其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时抗血小板作用更强2,与阿司匹林比较它没有胃肠道反应,但是目前为止对氯吡格雷最佳的负荷剂量、维持剂量以及持续应用时间一直存在争议。
(3)近年来新研制出的ADPP2Y12受体拮抗剂包括普拉格雷和替格雷洛,研究数据显示,二者的抗血小板作用均强于氯吡格雷,然而其出血风险均较大,最新的2013ESC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SCAD指南指出当应用氯吡格雷PCI支架内血栓形成,应考虑应用普拉格雷或替格雷洛,可见其临床应用优势已开始体现。
2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的进展主要是新药的开发。2009年ISARREACT3临床研究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