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者,在学龄期就仇视社会,嫉妒他人,不爱学习。(三)学校教育中的失误1、落后的教育观念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本质原因当前我国教育虽然已实行小学免试直接升初中的制度,但小学教育的应试压力并未消失。小学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仍然以学生成绩为标准,教师在抓学生成绩面前仍然不敢有半点的放松。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仍没有完全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仍没有被大多数的教师所掌握并应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作业量在“减负”热之中或之后都没能实质性的减少。增加作业量来换取成绩,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还在流行,“应试教育”依然存在。例如,“填鸭式”、“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频繁的考试,学习难度与学生能力不相吻合,“第二课堂”活动少,教师对儿童缺少关心等,使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这些无视学生主体性,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要求的落后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让学生感到厌恶。2、个别教师的不良师德是学生厌学的催化剂有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对教师的工作不感兴趣,他们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见到学生就烦,因而对学生的态度冷漠、生硬、粗暴,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动不动就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师生之间毫无感情,学生见了教师如同老鼠见了猫,教师与学生毫无向心力,导致学生对他所教课的离心力。这些厌学的学生往往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差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叛逆、消极甚至有些恶劣的行为。不可否认,一些学生的厌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失误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教师的师德无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厌学的趋势中,不良师德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四)其它方面的影响1、人际关系差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涵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当,经常遇到挫折,如考试失利,排名落后,努力难以取得成就,感到自己不是学习这块料。不断地挫折感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造成精神苦闷,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兴趣,失去信心,产生厌烦心理。3、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很多学生将学习看成是完成父母老师交给的任务,缺乏内在动力和兴趣,同时父母不经意地表达如“这回我儿子给我考了个90分,不错”“你怎么才给我考这个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