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知识概述(一)课程标准: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核心思想课本压题图片是《穿鼻海战图》。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用坚船利炮撞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因之而源源不断的泻入、渗开。这是一种既富于贪婪性又充满进取精神和生命力的东西。他们在旧中国的肌体里沉淀、发芽、生根、膨胀。于是,传统自给自足封建自然经济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演变,农业文明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演变。具体可以分解为两条线,一为资本在近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结构解体的历程,一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经济决定政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从而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这里顺便提一下,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转型并不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而是早在16世纪的明朝中期已经出现了。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这种状态从战国秦汉时期以来,一直比较稳定。但是,这种情况到16世纪的明朝中期就开始发生了变化,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开始出现了新的转型。早期的雇佣关系的出现,便是最好的例证。但是这种转型,并不成功。商品经济只是对传统经济结构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没有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随着明清时期海外政策的变化闭关,这种转型近乎夭折,中国也就失去了与世界与时俱进的大好机会。
(三)重点知识
f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过程和历史地位(1)产生: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见教材第30页)。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包括买办手工业主),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