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是a和b,试用a、b的代数式表示P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值;(2)若A、B、P三点同时一起在数轴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点相向而行,P点在动点A和B之间做触点折返运动(即P点在运动过程中触碰到A、B任意一点就改变运动方
f向,向相反方向运动,速度不变,触点时间忽略不计),直至A、B两点相遇,停止运动.如果A、B、P运动的速度分别是1个单位长度s,2个单位长度s,3个单位长度s,设运动时间为t.①求整个运动过程中,P点所运动的路程.②若P点用最短的时间首次碰到A点,且与B点未碰到,试写出该过程中,P点经过t秒钟后,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值(用含t的式子表示);③在②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时间t,使P点刚好在A、B两点间距离的中点上,如果存在,请求出t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解析:C【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
的形式,其中1≤a<10,
为整数.确定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
是负数.【详解】试题分析:384000384×105.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
的形式,其中1≤a<10,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
的值.
2.D
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得出a、b两点到原点距离的大小,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由图可知a<0<b,∴ab<0,即ab>0又∵a>b,∴a<b.
f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B
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C的长.【详解】解:由线段中点的性质,得
AC=1AB=2.2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中点的性质.
4.D
解析:D【解析】【分析】
由题意分两种情况过点O作OEAB利用垂直定义以及对顶角相等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选
项【详解】
解:过点O作OEAB如图:
由BOD40可知AOC40,从而由垂直定义求得COE90°40°或90°40°,即有COE的度数为50或130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定义以及对顶角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5.C
解析:C【解析】【分析】
f方程两边都乘以2,再去括号即可得解.【详解】
33x5x2
方程两边都乘以2得:63x52x,去括号得:63x52x,故选:C【点睛】本题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