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为二、三、四等三角网、三边网及边角网,一、二级小三角网锁,一、二级导线网及相应等级的GPS网。各等级地籍平面控制网、点,根据城镇规模均可作为首级控制。
335各等级三角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首级网应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锁,三角形内角一般不应小于30°
b当三角网估算精度偏低时,宜适当加测对角线或增设起始边以提高网的精度
c加密网可采用插网全插网、附接网和插锁或插点交会插点、图形插点的方法,一、二级小三角网可布设成线形锁、插网或插点的形式
d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表3、表4的规定。图略
附录1:
日常地籍测量报告
编号:
f日常地籍测量报告
宗地号:宗地位置:来文单位:
年月日
f日常地籍测量报告
测绘:初检:复检:审定:
年月日
f目录
一、宗地概况19二、测量技术依据19三、控制点坐标来源及坐标、高程系统19四、界址放样(检测)坐标来源和放样参数计算19五、外业测量191界址点和控制点检测的方法和过程192界址点和控制点测量(放样)的方法和过程19六、附表20七、宗地示意图20八、现场照片21
f一、宗地概况
日常地籍测量技术说明
1.申请人:2.业务收文号:3.测量内容:4.宗地位置:
二、测量技术依据
1《地籍调查规程》(TD);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三、控制点坐标来源及坐标、高程系统
1控制点坐标来源:2坐标系统:3高程系统:
四、界址放样(检测)坐标来源和放样参数计算
五、外业测量
仪器型号和编号:已知控制点号:
1界址点和控制点检测的方法和过程2界址点和控制点测量(放样)的方法和过程
f六、附表
点号
表1界址点和控制点坐标检测成果表
已知点
检测点
X(m)
Y(m)
X(m)
Y(m)
差值(m)
备注
点号点号
表2界址点和控制点间距检测成果表
已知边长(m)
检测边长(m)
差值(m)
备注
表3界址点和控制点测量成果表
点号
X(m)
Y(m)
标志类
备
型
注
七、宗地示意图
f八、现场照片
附录2:
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县市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乡镇组(社)
所在图幅编号:主持单位:主持负责人:调绘员:
村场
f填表员:
县市级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主持签订单位盖章
主持签订负责人签名
一文字部分
签订日期年
月
日
与
相邻单位
的权属界线,根据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