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坚定执行并提高百姓住房保障的决心。可见经济适用房的特殊性、必要性及重要性。依我们现有国情,中低收入家庭阶层庞大,是无法以纯福利分房、完全依赖政府的补帖完成,故中央政府提出经济适用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住房问题。而实际上经济适用房投资比重从2000年以来一直处于减少趋势,目前只有461。供给市场的严重失衡。自1998年,为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中央政府提出“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明确其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政策性政策优惠商品房,开发商以微利价出售给广大中低收入家庭。它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经济适用房以“微利”原则激活市场,同时保障社会住房体系,这正是我国关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宅建设》的思想体现,以期最终完成居者有其屋的目标。经济适用房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让广大百姓居者有其屋。(2)建好株董路安置小区小区利于本市房价调控。2011年4月份开始的以“稳定房价”为目标的房地产调控已两年多了,从统计数据看,
3
f房价攀升的局面依然在我市不同程度地存在。为什么?其实问题就出在“稳定”上。从2005年3月26日的
国务院出台的调控房价的八点措施和5月11日的关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文件看,“稳定”是政府政策的出发点,政府不希望房价上涨或是下跌。但从各国经验来看,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是一场充满悬念的棋局。
我们首先从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说起。房地产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是不一样的,对于房地产而言,正常的“需求”当然是住居、办公、商业等,但它除了可以满足人们住居等的消费需要之外,还可以成为投资品,可以收取租金或再出售,赚取买卖的差价。这样,房地产的“需求”就包含了两个不同的内容,一个是消费需求,一个是投资需求。
正因为房地产具有投资品的特性,使得它们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一般商品有较大的不同,不能用一般商品的均衡分析方法来分析房地产市场。一般商品价格均衡理论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会自动达到均衡点,均衡点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如果市场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就会刺激投资,增加供给,于是价格下跌,回到均衡价格;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供给会减少,市场价格再次回到均衡价格。但投资品的价格决定不遵循上述规律,投资品的价格决定于未来的收益预期。投资品的市场没有均衡点,更不存在均衡价格。对于投资品而言,预期价格上涨则需求增加,预期价格下跌则需求减少。对于具有市场投资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