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我们在众多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深深体会到,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比较薄弱。主要问题表现如下:(1)有的学生不喜欢倾听。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受家庭“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影响,小孩子表现欲强,自我意识浓,他们喜欢说而不喜欢听。课堂上时而吵吵嚷嚷,时而死气沉沉,随便打断别人的话语或对他人的话语充耳不闻的现象比比皆是。(2)一部分孩子不会倾听。课堂上,他们虽然“两手放平坐端正”,表现出很认真听的样子,可问他们对刚才老师或同学的发言有什么看法时,他们会惊慌失措,不知从何谈起。(3)低段孩子因年龄特征的关系,他们上课注意力较差,课堂上的集中时间仅为十五分钟左右,有时一节课,老师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维持纪律,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其次,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就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而言,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这也是对人的一种最起码的尊重。因此,选此课题,不仅教育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倾听的差异,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做人。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校和老师无不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心听讲。近年来,在反对传授式教学的背景下,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听”可以无师自通,不需训练,结果导致现在的很多学生拒绝倾听,思维肤浅,课堂的“高效”将无法实现。倾听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只有学会倾听的人才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只有认真倾听,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才会独立思考,才能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生的思维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这就是本课题的研究价值。通过研究,让认真倾听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一种修养、一种素质!学生倾听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而课堂效率直接促进了学校轻负高质的实现。同时,低段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对其今后在中高段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素质基础。此外,教师探索培养倾听的措施和方法这一过程中,定会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促进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本研究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