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师应当怎么学?1、勤于读书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就曾建议青年教师们要每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这无非是让教师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人一生当中最应该养成的一种重要习惯。一个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人有了读书的习惯,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才会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才能走的更远!案例:教师读书持续走低令人堪忧。2007年6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公布了在全区范围内进行的一项教师阅读状况调查。“目前,有半数以上教师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到七本。”此次调查选取了小学、初中、高中80所不同类型学校、每校选1214位教师共1011人其中男教师167人,占165,女教师为844人,占总人数的835,她认为: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统计表明,教师阅读时间明显不足。有535的教师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教师每周能利用业余时间1进行小时阅读的占154,每周阅读时间为23小时的教师占33,每周阅读时间在45小时的教师占192,每周阅读时间超过5小时的教师占273,另有51的教师几乎没有时间阅读。对于教师职业而言,这样的阅读时间是难以满足知识更新需要的。这种现状绝不仅仅是海淀区的特例,可以肯定的说在全国范围内是具有代表性的。只有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大脑,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在教学上才会有创新,才会有灵感,才能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吴非教授说,教师读书是关系到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思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在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一个设立我过“读书节”,受到两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他倡导教师必须读“一百本书”,的目标,他说:假如,我们的教师都有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假如,我们的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为丰富自己而不断的读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把读书看成是提高生命质量的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