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具体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E级1级: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以下情形应直接确定为D级2级风险:(1)开停车作业、非正常工况的操作。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2)同一爆炸危险区域内,现场作业人员10人以上的。(3)10人以上的检维修作业及特殊作业。(4)涉及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主要装置。(5)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罐区。(6)厂区外公共区域的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
74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对4个级别的风险实施多种措施控制:E1级红色风险,D2级
橙色风险,C3级黄色风险,B4级和需要制订控制措施的A5级蓝色风险。741风险控制措施应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2)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落实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等;(3)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4)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742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1)可行性和可靠性;(2)先进性和安全性;(3)经济合理性及经营运行情况;(4)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75风险控制措施评审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2)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3)是否产生新的危害因素;
(4)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5)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8工作程序
81安全环保部,每年应定期制定“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经主
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批准后下发执行。各级组织(公司、车间、工段
班组)均应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并对“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进
行分解落实,直至班组、岗位,作为开展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工
作的依据。
82各部门按照计划,依据适用的辨识评价方法对本单位危害因素进
行辨识评价后,填写相应的“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
析(JHA)评价表”、“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经本级风险评估
小组进行汇总、评审后,逐级上报。
83上级风险评估小组组织审核、修订后,将审核、修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