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来建立结构良好,意象清晰,同时又充满诗意和象征性的环境成为可能和必要。
5小结
在加拿大作家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城市的本质被阐述为:城市的活力来源于多样性,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催生和协调多种功用来满足不同人的多样而复杂的需求。正是那些远离城市真实生活的正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乌托邦的城市模式和机械的、单一功能导向的城市改造工程,毁掉了城市的多样性,扼杀了城市活力。要挽救大城市活力,必须体验真实的城市人的生活,必须理解城市中复杂多样的过程和联系,谨慎而精心地,非粗鲁而简单地进行城市的改造和建设。
《城市意象》给了我们挽救大城市的一种方法,它在城市的改造和建设方面给我们不同的启示,告诉我们一座城市或大都市的形态将不会展示一些巨大、分层的秩序,它将是一种复杂的模式,连续完整,却又复杂易变。适应数以万计市民的感知习惯,它应该具备可塑性,对于功能和意义的改变不加限制,同时又能包容新形象的生成,它应该设计个体及其复杂的社会,设计他们的理想和传统,设计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运动,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个性将是发展强烈象征符号的第一步,它必须鼓励他的观众来探索这个世界。通过一个突出的组织严密的场所,城市为聚集和组织这些意义提供了场地。这种场所感本身将增强在那里发生的每一项人类活动,并激发人们记忆痕迹的沉淀。
城市意象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优秀的城市景观是时代性、地域文化性与自然环境特点的综合反映。城市文明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与社会变迁,阶级分化,民俗民风,生活娱乐紧密相连。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它自己的呼吸、节奏、性格、历史。我们的城市不应该是一个失去记忆的城市,如何去寻找这种保存记忆并创造记忆的方法,是我们城市工作者需要完成的任务。铭记历史,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