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的绩效等级。绩效考核结果共分为三级:一等(优秀)、二等(称职)、三等(不称职),其相应等级的考核系数为11:09:07;并采取强制分布法将员工考核一、二、三等的比例控制在10:60:30范围内。但由于只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中高层管理人员未纳入整个绩效考核系统,在员工中造成一种不公平感;而且员工的绩效工资所占比例很小,考核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多,绩效高低对个人工资的总体收入影响很小等,以至绩效工资失去了对员工绩效进行激励的作用。
薪酬的可操作性是指薪酬在实际运行中,能够满足员工岗位调整、能力晋升、业绩认可等对薪酬调整的要求,从这方面分析,该公司的薪酬具有以下特点:
(1)该公司薪酬等级很单一。公司薪酬等级共分12等,一等对应一级,在薪酬实际运行中缺乏灵活性;难于使薪酬随着员工的业绩和能力,以及岗位调整等进行动态变化,如:业绩或能力提升薪酬缺乏弹性,即没有上升空间;绩效工资部分比例过小难以起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2)薪酬等级的级差很大。虽然在该的薪酬等级中,反映出不同岗位在薪酬中的差异,但是薪酬的每一次晋升的比例比较大,达到25,薪酬晋升缺乏平滑过度性。如薪酬不随岗位、业绩和能力进行调整,则会产生内部不公平;而随着岗位、业绩和能力调整,则很容易就达到外部市场薪酬水平高端,而过高增加公司成本;从而使公司薪酬级差陷入两难困境。
3、特别奖励分析。
该公司每年年底公司会对员工一年的绩效进行一次归总性评估,以评选出具有卓越贡献的员工给予特别奖励,自实施以来,最多的一次获得特别奖励的员工也没有超过5人。另公司总经理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薪酬之外实施了总经理奖励制度,由总经理依据公司阶段性工作任务安排进行奖励,奖励方式是以现金进行,额度为200元至1000元不等,其实施对象主要是面对部门负责人以上级别人员。
特别奖励本应是对企业具有特殊或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以在员工中产生示范作用,但由于执行特别奖励时严格限制在极其小的范围,其本身不具有广泛性,只有极少数员工才能享有;因此,激励的示范作用就难以在整个企业员工中产生有效影响,大多数员工认为不可得,而很少去关注它,从而很难对企业经营业务产生任何积极影响。
4、加薪的标准分析
该公司工资等级是依管理职务建立的,使得员工薪酬晋升必须要在管理职务上获得提升,一旦员工职务上得不到升级,其工资水平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除非公司进行员工工资普调。实际上,公司在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