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给我国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地质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此本文就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所谓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现象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
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f滑坡的诱因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滑坡发生的规律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
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
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滑坡防治措施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