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分析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碳排放量将会进一步增加。本文以碳排放量为因变量,以人均GDP、能源强度、城市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化石能源消费比例等作为自变量,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相关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能源强度的增加都会增加中国碳排放量;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则会减少中国碳排放量;另外国家政策会影响中国的碳排放量,但是结果不显著。【关键词】城市化;碳排放;能源强度0引言过去10多年中,中国碳排放年增长178,增长速度位于世界前列,且预期还会继续增长。与此同时,地球气候系统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而温室气体特别是CO2增加已成为全球共识1。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GDPCO2降低17。可见中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制定科学的减排路径,探索影响碳排放的因素至关重要。考虑到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仍未完成以及中国政府对经济的驾驭能力,即使保守估计,中国的经济还可以再快速增长30年。与经济快速增长相随的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正是导致碳排放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预计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将在2020年左右告一段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规模庞大并处于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会给碳排放带来何种影响,是本文要考察的问题。当前国内研究者通过各种计量模型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各种政策和措施等,力求实现对经济最小负面影响的前提下达到最大限度减排。宋春燕(2011)通过计算各类能源碳排放转化系数,计算出中国1978年2008年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并对中国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证明中国的人均碳排放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线性相关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平稳的2。王晓明通过对世界能源消耗产生的CO2增长趋势的分析,运用非线性预测理论对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提出控制要求,特别是提出逻辑增长曲线和小波分析的结合使用,对于检验和修正整体拟合胜于无差平方和取得较好效果3。张馨等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的角度研究碳排放,将家庭能源消费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部分,通过生活方式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居民家庭的间接能源消费以及相应碳排放量,研究了城乡居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