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影放映现状调研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农村电影“2131”工程的延伸和发展,既是一件惠及百姓的好事、实事和新事,也是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以“政府买单、群众看电影”的形式,让农民在劳作之余通过丰富的影视内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此举对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电影改革发展及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中的新经验、新思路、新措施和主要问题。
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几乎占了全县人口的80。为了确保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取得实效,该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并将之作为“文化下乡”的“民心工程”,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工程”来抓。在具体操作中,该县将电影放映与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三农”,积极在推广科技、宣传政策法规、传播文明新风、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上下功夫,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帮助农村脱贫致富上下功夫,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上下功夫,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民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要求。
2008年,电影放映了8892场公益电影,覆盖了全县100(即741个)的行政村,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
f鉴于该县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2008年,衡阳市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现场会还特别选择在该县召开。2009年,计划全面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现将农村电影放映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村电影工作常抓常议。确定了每月召开一次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例会,每季度听取一次情况汇报制度。周密部署并积极出谋划策,真正解决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管理是重点。该县将农村电影放映计划完成情况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成立了由县委宣传部、督查室、县文化局三家组成的联合督查组。采取年中和年底集中督查,每月深入乡镇实地督查的办法,狠抓农村电影放映落实。
(三)财政投入是保障。该县能够较认真及时落实农村电影放映经费,在2007年经费一次性拨付到位的基础上,对2008年的放映经费早安排、早预算,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四)协调共管是抓手。在具体工作上,该县加强协调,规范管理,认真落实放映场次计划。在县农村电影放映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