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互联网教育”,重构区域教育生态
洪山区教育局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总结
洪山区教育局在“人人享受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根据《武汉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武汉教育云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部署,围绕“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推进教育云规模化、常态化、深层次的应用,坚持开展智慧课堂、课程社区等形式的教学应用实践,大力开展洪山区“互联网教育”“享受学堂135课堂生态重构”理论探究与实践研究。通过不懈努力,完善了全区中小学基础信息环境建设,提升了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构建了信息化背景下极富洪山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模式,不仅促进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还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师资、生源和优质资源等不均衡问题,助推了全区学区制建设、委托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的改革实践,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生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高度重视,科学规划,教育信息化应用进入新高度近几年来洪山区教育局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围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个核心理念,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的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全面完成了班班通电子白板、校园网络、教育城域网、校校通光纤宽带接入、录播教室和人人通交互式移动终端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班班通配备率达到100,教师计算机配备比超过11,生机比达到561,电子书包(移动终端)学校配备率达到80以上……。信息化装备各项硬件指标位居全市榜首,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与实施需要顶层设计和行政推动,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扎实推进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全力推进教育云的规模化、常态化、深层次应用从区政府到区教育局领导班子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洪山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和教育云工作专班,由尹卫华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
1
f长,分管局长和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任组员。目前洪山区教育局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融合作为主攻方向,同时也树立了“应用就是最大的建设”的信息化工作理念,开启了洪山教育信息化从“投入驱动”向“应用驱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围绕“互联网教育”“享受学堂135课堂生态重构,为真正实现“课堂用(主阵地)、经常用(常态用)、普遍用(每个学生、教师、班级)”的目标,每年对全区中小学进行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的专项评估检查,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目标。贯彻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