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涵义及启示
作者:李微王玉任爱娟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3期
摘要: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反应了关于世界革命的新思路,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一大发展,它冲破了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为东方社会主义构想的成功增添了辉煌的一页,也为落后国家走向社会道路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卡夫丁峡谷;马克思;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A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3027401
一、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涵义
“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公元前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了“耻辱之谷”的代名词。
关于马克思所引用的“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所谓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另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意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已经主张:俄国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首先实现社会主义。随后又有一些学者提出相同或类似的看法。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之后,西方革命走向低潮,东方却出现了革命的新曙光,俄国民粹派掀起的革命斗争极大地动摇了沙皇专制,俄国革命已处于革命前夜。于是,“马克思、恩格斯及时地把目光移向了东方,提出了新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即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二种构想”。
二、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启示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之所以引起广泛的争论,不仅因为这一理论本身的模糊性,而且还因为这一理论的解读往往被赋予了某些现代性。在理解马克思这一思想时至少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马克思晚年确曾对东方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且认真的思考,提出过一些重要思想,这些重要思想包括:(1)对自己过去的研究成果做了严格限定,反对别人把自己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