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社会福利政策意义深远,惠及生活在最底层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一,社会对福利事业的关注度提高,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机构的积极性日趋高涨,一大批民办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涌现出来,如壹基金、嫣然天使基金等一大
批公益组织得到政府及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在社会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二,福利服务保障范围逐步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表现为原有的以社会救济为特征、政府包办、只面向“三无”对象和“五保户”的模式向政府负责社会福利费用、全社会兴办社会福利、面向社会上有需求的所有公民、福利机构市场化经营的新型社会福利模式转变;
其三,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其四,兴办福利事业的资金单纯靠政府投入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国家、集体、社团、外资、个人等一起出资,共同兴建。
从现实中的情况来看,老年人、孤儿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其心理上与精神上的需求;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及2010广州亚运会残奥会的举行,残疾人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与尊重,实现了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这都是很大的进步。据统计,目前,全国(未含港澳台地区)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38593个,是1978年的45倍;床位1468万张,比1978年226万张增长5496%;收养1109万人,比1978年163万人增长5804%。其中儿童福利机构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5个增加到192个,还有近600个综合福利机构中设有儿童部,2004年全国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共收养儿童66万人。此外,全国还有可提供食宿的社区服务中心522个,床位18万张,收养各类人员7625万人。实施“全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新建和改建社区“星光老年之家”32万个。这表明,我国的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取得了可喜成绩(见下图):
(摘自“百度”网页)
2
f二、存在的问题然而从总体上看,社会福利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是渐进而缓慢的,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至今并未出现。我国现行的福利制度存在很多不适应我国福利事业发展的问题,这使得我国的福利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社会福利制度覆盖面不广,福利水平不均衡。覆盖面不广是指,虽然国家在福利建设方面想努力做到全民皆之,但是到头来还是不能面面具到,很多人、很大地方仍有很多空白和不足。福利水平不均衡体现在,城乡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