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地图第一课时2
【重点】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3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难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尺子、铅笔、白纸、小地球仪、剪刀、彩笔、胶水、橡皮泥或泡沫塑料、海绵、玻璃片。2教学器材:大地球仪、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北京市地图、校园平面图)、投影仪或计算机、等高线模型。3教学课件:计算机演示①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②经纬先的三种画法、③等高线的画法、④等高线的形状、⑤地形剖面图画法;投影片演示①有指向标地图、②有经纬网地图、③地形剖面图、④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
教师指导与演示问题导入: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阅读书后边的地形图,相互商量找出答案。
大屏幕出示:
学生回答:
1、同学们知道世界最高峰叫什么?它有多高?这个高度是什么高度?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
2、“世界屋脊”指的是什么地方?有多高?在地图上
f是怎样表示的?
过渡:大家阅读的这张地图,叫地形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阅读地形图。板书:请学生上前标出:
地形图的判读
1)A、B、C、D各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1、地面高度的确定
2)标出A点与B点的垂直距离
画板图:
小结:
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
两地点的海拔高度之差相对高度
过渡:
地面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可以测量出来,怎样表示在地图上呢?
计算机课件演示:
“海拔的测绘与等高线的绘制”板书:小组同学间相互商讨:
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从B处上山省力。
过渡: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等高线上标有高度,如50米,100米;两条等高线之
f间叫等高距(等高距是垂直距离);多条等高线组成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形状各式各
山顶用
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样,它反映不同的地形部位。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大屏幕演示: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
1)
陡崖:等高线重叠
2)教材提供的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状示意图
3)分五个小组分别用橡皮泥制作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模型。
小结:(注意:各地形部位的特征要明显)计算机课件演示:“山地各部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