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科学、文学之后的第三大要素,尤其是工业时代之后社会的过渡过程中为了避免产业的停滞,就必须加大对技术的改革以及对新领域的探索和开辟力度。而社会变革带来的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人们对新技术的过分依赖,这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种不确定的危险因素,故人们无法对工业社会中的技术发展加以掌控。
后工业社会中,随着新的预算和探测技术的产生,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对技术进行变革,设计师们也可以运用更加自然、多元的手段进行设计行为。后工业时代的设计模式将不再仅仅限于简单、理性、几何的层面,大量的新的科技材料的产生与发展,也令后工业时代的设计更自由、随性,人们的需求也不再是个人化的了,而是开始趋向一种更加符号的、象征性的需求系统。
22情感因素——大众时代的变迁与进步,势必会给大众的心理和思想上带来冲击,进而使之寻求新的精神情感上的寄托与宣泄。随着工业时代的落幕,后工业时代开始绽放出它的强大生命力,而在时代的交替过程中,工业社会将自己的一切传授给了新时代的人们,新时代的设计者们在对工业社会的元素进行收罗整理过程中,发觉了工业社会的重大缺陷。美国管理学家埃尔顿·梅奥在其《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中指出:“工业革命以后,社会在物质方面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和成就是十分巨大的。但正是这种进步和成就,使社会失去了原有的协调与平衡。已近两个世纪的现代文明在人们合作能力上没有扩大和发展,而在发展物质的科学的神圣的名义下不知不觉地做了许多事情,损害着团体协作和处理人事能力的提高。”在工业社会中,人们的社会行为几乎遵循一切理性、实用、个人、机械的原则,却缺少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流,人与社会也因此缺少了情感的交流和释放。后工业社会的大众群体开始意识到“人”的重要性,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强调人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由冰冷的机器占
f据着人们的生活。面对因工业社会问题的遗留而导致的大众情感的缺失,法国思想家、导演,情境主义代表人物居伊·德波等人建立的“情境国际”以及法国思想大师列斐伏尔等人倡导的“日常生活革命”都主张大众群体从打破工业时代残留下的僵化日常开始人手,以艺术、设计的途径恢复人对周围环境的感受,重新建构“人”的环境,用来反抗物质现实对人精神的排斥与统治。因此,大量带着工业时代记忆和色彩的艺术、设计作品被后工业的人们用来抒发对旧时代的情感。
23理念因素——设计从设计及其理念上来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