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风格设计的流行因素解析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后工业风格”的设计与产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空间,本文从社会结构、大众情感以及设计理念的方向入手去分析后工业风格的内涵,并以此简要分析后工业风格设计的流行原因。
关键词:后工业风格;社会结构;大众情感;设计理念;内涵1后工业风格设计的内涵简析在工业社会,物质还没有达到供大于求的阶段,设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产品功能的需求问题,而过渡到后工业社会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基于“功能主义”的工业风格的设计已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人们对于设计的需求更多地在于精神文化上,对于产品的形式感、主题样式的需求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功能的需求。在后工业社会的背景下,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成为主流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例如,产品的外观设计,除却最初的包裹、保护和介绍说明等基本功能外,人们开始注重该产品的美观元素、文化元素等。在后工业社会的消费理念中,人们不再是对产品本身的消费和欣赏,更多是偏向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选购消费。同产品包装一样,人们对于生活空间的需求也不再是简单地满足于居住容身的基本需求,开始上升到一种文化选择的境界。作为大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室内空间,逐渐地成为情感与精神的载体。后工业风格的空间以其包含了人们对于过去时代的记忆和感受的属性,加之设计师们对于空间的处理也愈发注重象征意义的情感表达,使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得以并存。这种感性的设计语言和设计风格,也使后工业风格内涵渐渐从“物质设计”向“精神设计”转化。2后工业风格的流行因素分析在人们的理念中,“后工业风格”更像是一种情怀,一种对于工业时代的怀旧情感和记忆的延续,继而形成的一种艺术风格形式,其设计巧妙地运用了后工业时代的新技术材料,又巧妙地配以工业元素,具有强烈的人文情感意义。它的流行与其所处时代背景大众情感和设计师的理念是分不开的。21结构因素——社会后工业风格的流行必然与其时代属性不可分割,主要原因还是归结于社会结
f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重大转变。后工业时代是一个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新的科技材料资
源丰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的专业的元素已逐渐占据人们的生活重心,处于社会运转的中心地位,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趋于结合,理论知识相较工业时代的技工经验占首位,而对于社会组成元素之间的合理规划与设计也使得设计成为了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