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期:20162017第一学期时间2016年12月12日开始班级:15计科本1、本2、15计应专1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陈小常
【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在学生学习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C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掌握C编程和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3)利用C进行简单软件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4)提高运用C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
课设报告要求:
1、封面上写明:题目、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起止日期以及其他内容。2、在实习报告的扉页上写明设计题目和实习报告要求。3、系统需求与功能分析,画出功能结构图。4、各个类的设计思路及其源代码,并适当加以注释。5、主要功能代码的实现思路及测试过程描述。6、程序调试正确后的运行结果显示。7、程序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8、整个应用程序还需作哪些改进。9、课程设计的感想和体会。
【设计内容与任务】每组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课程设计题目中任意选择一题,题目有难有易,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题后独立完成,每组成员限定14人。题目选定后不可更换。
题目1组合类与排序
目的与要求:
通过类的组合,可以将现有的若干个类合成一个新类,它反映的是对象的组合概念,由小类装成更大的类。类组合的难点在于其构造函数(包括析构函数)设计。本实验要求学会创建组合类对象、删除组合类对象时,如何创建(删除)其内嵌对象,这里包括参数的传递、构造的顺序等。
f设计任务及过程任务:设计计算机类分解为显示器类、CPU类、硬盘类、主板类、内存类、显卡类等;然后按CPU价格排序(升序)。过程:数据输入每台主机CPU有自己的数据如主频、频率、价格、日期等;数据存储日期类、CPU类、RAM类、一台主机类、N台主机类;数据处理即排序算法,使用算法对记录进行排序
题目2拷贝构造函数与对象复制
目的与要求:
1、了解拷贝构造函数的含义;2、了解拷贝构造函数的相关语法规则;3、学会运用拷贝构造函数;设计任务及过程任务:以具体对象为列,讨论同类对象的赋值与复制。过程:数据输入成矩阵;数据存储定义图像类设计、构造函数、拷贝构造函数、显示图像;数据处理所需要到的拷贝构造函数。
题目3组合派生类与对象移动
目的与要求:
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