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区。根据数模预测结果,项目对周围开发活动和海洋功能区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项目在施工过程和建成营运后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不可避免将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在施工和营运期间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对周围海洋水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减少污染。
(三)环境风险工程所在海区易受热带气旋影响,项目用海存在风暴潮、台风浪和暴雨等灾害风险。决堤事故发生后,超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悬沙包络线面积为6726km2,超三类和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悬沙包络线面积分别为28km2和136km2。项目存在施工船舶碰撞溢油导致的环境事故风险,一旦发生溢油事故,直接影响所处的伶仃洋经济鱼类繁育保护区,在南风和涨潮流作用下油膜先往北后往东北运动,溢油后18h油膜到达虎门口西岸线,溢油扫海面积为175km2;在ENE风作用下,溢油后15h油膜全部到达龙穴岛东岸线,溢油扫海面积为114km2。在处理溢油事故的期间还会对广州港航道及附近锚、泊水域的通航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四)保护措施(1)减少施工废水、废物和噪声排放,以降低对海洋生物的影响。(2)施工应尽量减少在底栖生物、鱼类的产卵期、浮游动物的快速生长期及鱼卵、仔鱼、幼鱼的高密度季节进行作业。(3)施工过程中须密切注意施工区及其周边海域的水质变化。如发现因疏浚围堰施工引起
f水质变化而对周围海域海洋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则应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可短暂停工。(4)本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海洋生物损失。为了减少施工对海域渔业资源造成的损失,建设单位应根据影响的情况,按照等量生态补偿原则,对受损的海洋生物资源、水产资源进行补偿,可采取增殖放流或红树林种植等修复措施,促进生态环境的修复。(5)在挖泥船设置防污罩。在传统挖泥船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是目前环保疏浚业普遍采用的措施,为防止悬浮物污染,配置防污罩可防止浑浊的泥水上浮至水面。(6)在吹填施工时,需做好吹填围堰的密实加固工作,防止吹填泥浆中的悬移物大量流失,保持其沉降稳定时间,控制其达到悬沙浓度要求后排放。(7)吹填区内采取分隔围堰、多道防污屏、布设土工布过滤层的环保措施,并在溢流口前沿区域设置一道或多道围护栏结构,降低溢流口泥沙含量。(8)为避免意外的泥浆泄漏入海污染事故,在进行吹填作业中,应定期对排泥管、挖泥船及二者的连接点处进行维修检查,一旦发生管道损坏或连接不善,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