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漫长岁月逐步转化而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与枝、源与流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社会生活层面及公民个体层面的价值追求正是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逐步发展为二十四字的完整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和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包括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层面,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导向的社会层面,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观念的公民个体层面,都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养料,彰显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价值和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无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正是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简单粗暴地全盘吸收,而是对其进行优中选优、精中选精,逐步完善精确为二十四字的核心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古为今用、不忘传统、推陈出新、方得始终。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要建立健全新的思想价值体系,重点在于创新和发展。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与前一时代的社会意识存在联系,新的社会意识要建立在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基础上,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而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升华和再创新。传统文化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灵魂”。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文化基础和思想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必然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其精髓,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一些要素,也就具备了中国文化特色。(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集中体现在哲学层面,中国传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