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中山西路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8、三打白骨精
主备学校:中山西路小学课型:阅读课审核:中山西路小学六年级语文组授课时间:20123536【教材分析】
《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属于叙事性课文,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故事题材,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进行简要的复述训练。
课文的主要特点是:㈠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课文总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第二部分(第二至七自然段)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怒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围绕“三变”、“三打”和“二责”展开。作者采用反复叙事手法,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虽然情节基本相同,但是叙述内容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给人重复冗长之感,相反更能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也更能体现降魔除妖的艰苦不易。比如,白骨精的“三变”:一变成了村姑送斋饭,实际使的是美人计,二变成了找女儿的老婆婆,实际使的是是苦肉计。三变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让他赶走孙悟空,实际使的是离间计。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孙悟空机智聪明,“三次”识破白骨精的诡计;又疾恶如仇、坚定不移,三打白骨精,次次不放过。白骨精的贪婪狡猾,诡计多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村姑,再变老婆子,最后变成老头儿。唐僧胆小怕事,人妖不分。㈢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语句不同,用词准确生动。“一打”是“劈脸一棒”;“二打”是“当头一棒”;“三打”是“抡起一棒”等。【学习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相关词语的意思:造化、哀告等。2、能分角色朗读、复述课文。3、以“三变”“三打”“二拦”为主线,在读懂“变”、“打”和“拦”过程中,品读语言,走近人物内心,感知人物形象。4、搜集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从中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学习重难点】抓住“三变”、“三打”这一关键点,通过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1
f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中山西路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时安排】一课时
【资料链接】
走近名著:
《红楼梦》曹雪芹林黛玉葬花
《三国演义》罗贯中诸葛亮空城退敌
《水浒》施耐庵武松
景阳冈打虎
《西游记》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