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公文写作与处理
通告教学教案
f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何为通告(通告的定义、特点、种类)。2熟悉通告的基本结构。3掌握通告的基本写作方法。4辨清通告与相似文种的区别。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告的特点和基本结构。2难点:通告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手段
1知识讲授2案例分析3课堂练习
四、教学人员
王泽
五、教学内容
(一)通告的概念
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通告是公布性公文的一种,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与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境内的外国公民)应当遵循或者周知的事项。公告的发布者通常是国家机关中的业务(职能)部门,也可以是基层单位、群众团体。行文关系既可以是下行文,也可以是平行文。
(二)通告的特点
1兼具知照性与约束力通告既可用于公布需要人们周知的事项,又可用于制定规范,有关机关与人
民群众均须认真遵守通告的内容。2不涉及任何国家秘密和团体秘密,不涉及公民隐私,可直接公之于众。3业务性
常用于水电、交通、金融、公安、税务、海关等主管业务部门工作的办理、要求或事务性事宜,内容带有专业性、事务性。4广泛性
告知范围广泛,适用范围也很广泛。不仅在机关单位内部公布,而且向社会公布。其内容可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因而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可以使用。此外,通告的发布方式多样,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公布,也可以张贴和发文,使公告内容广为人知。
(三)通告的种类
f1规定性通告(类似书本的应遵事项通告)一般是对有关人或者事加以限制,可以分为两小类:(1)限止性类通告,其内容多是规定不得如何如《公安部关于严禁私自生
产、销售、使用警械、警车、警灯、警用报警器和警服的通告》。这类通告大多由通告原因、通告事项及“特此通告”这一结语组成。如上述通告开头写到:“近来,发现一些单位和个人,私自生产、销售和使用警械、警车、警灯、警用警报器和警服等人民警察专用装备,有的在一些物品和车辆上涂印‘公安’标志。”并指出其危害,且进一步为杜绝这种危害而“特通告如下”。这样就从事实依据和行文目的上阐明了发此通告的原由;下面分条列项地从六个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其中多处使用“不准”、“严禁”等限止性词语;最后以“特此通告”作结,结构完整,表意周全。(案例见附1)
(2)限令性通告。其内容是规定存在什么情况、情节的人必须如何,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贪污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