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本文详细介了各个工艺过程,每个生产工艺的影响因素及所要控制的工艺参数,以及提高电极质量的几点建议。期望能够对石墨电极的生产质量控制和产品成品率的提高等起到一点借鉴作用。二、原料选用及煅烧21原料的种类石油焦,是黑色或暗灰色坚硬固体石油产品,带有金属光泽,呈多孔性,是由微小石墨结晶形成粒状、柱状或针状构成的炭体物。石油焦组分是碳氢化合物,含碳90-97,含氢15-8,还含有氮、氯、硫及重金属化合物。针状焦,具有明显的针状结构和纤维纹理,主要用作炼钢中的高功率
f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由于针状焦在硫含量、灰分、挥发分和真密度等方面有严格质量指标要求,所以对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和原料都有特殊的要求。
煤沥青,是由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再经蒸馏加工制成的沥青。室温下为黑色脆性块状物有光泽;臭味熔融时易燃烧并有毒。属二级易燃固体。做石墨电极用的沥青软化点在7590℃之间。生产石墨电极是作为粘结剂。22煅烧
煅烧是生产炭和石墨制品的第一道工序,煅后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炭素产品的质量。炭质原料中由于氢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且与碳原子的价电子结合。碳原子失去自由电子,这就使石油焦原料在煅烧前有较高的电阻率。但煅后焦的性能与其内部结构有直接关系,石墨层排列有序,点层堆积缺陷少,石墨化程度高,则电导率就高,质量就好。一般认为煅烧机理是,在煅烧初期,原料中挥发分逸出,氢含量降低,体积收缩,真密度提高;随煅烧温度的提高,虽然挥发分排除量减少,但热解反应加快,碳氢键断裂,氢排除,碳原子由结合状态解放出来,使煅烧原料导电性提高,电阻率降低,体积进一步收缩。而煅烧料真密度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煅烧料在高温下不断逸出挥发分并同时发生分解、缩聚反应,导致结构重排和体积收缩的结果。同样的生焦质量,煅烧温度越高,晶体缺陷越少,煅后焦挥发分越低,真密度越高。经煅烧能够除去生料中的水分,挥发份及部分的硫,同时经煅烧后原料的体积收缩稳定,各种物化性能指标大幅度改善、提高,对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煅烧后原料的质量指标见表一。
表21燃烧料质量指标
f指标
比电阻Ωmm2m
比重gm3
灰分
项目
石油焦
55
208
10
沥青焦
65
205
11
无烟煤
120
073
120
三、配料与成型
31配料
煅后焦经过破碎后,可以得到不同大小的碳质颗粒材料,为了获得高质量的
石墨制品,我们要把不同粒度的碳质材料和不同种类的原料适当的混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