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光意象
张子茵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2)班201224051252
摘要:张爱玲擅于创作各种意象,其小说可充分见证。张爱玲赋予意象各种深刻含义,小说在“光”的帮助下极大地渲染了故事的背景,增强了小说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营造了阴暗肃杀的气氛,对小说人物的外在和内在描写起着重要作用。张爱玲对“光”这个意象的偏爱与她早年的生活经历脱不了关系,生活的不幸和内心的孤独对其小说的创作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张爱玲;光;意象;太阳;月亮;电灯;生活
近年来,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一方面众多研究者致力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如陈理慧《试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142、熊学敏《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识》2112等等,这些论文大多从小说的女性形象入手,寻找其悲剧命运的种种根源。同样,分析小说中意象的论文也不计其数。意象是情景相融的产物,即客观存在的物体,包括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通过人独特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情感活动加工生产出来的新物象。通俗来讲,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意象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是诗歌的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中“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大雁”便成了思念家乡和家人的象征。同样,意象在文章当中也有属于自己的情感意义。在张爱玲小说中常见的意象有太阳、月亮、花、雨、镜子、旗袍和公馆等,其中对“月亮”的研究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如谢泳的《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读张爱玲小说札记》345、陈莉的《月亮、酸梅汤与光影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意象》444,但历年的研究大都只从意象的某一个角度或者单一从某一个意象着笔。
1
f而本篇论文虽也致力于意象的研究,但是集合了光的意象,从光的本身、文本中的光和生命中的光三个部分展开,借助“光”的照射,让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心理被放大,让读者在阴暗中窥探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体味这悲凉的世界。
一、光的本身光的本身无所谓美丑,有的只是颜色和温度。自然界的色彩都是和光连在一起的,光是大自然的化妆师。张爱玲擅长融合各种光的意象,并在古今意象的变幻中,让文本呈现出色彩斑斓的世界。杨义曾这样评价张爱玲的小说:“它的鲜明色彩,又如一幅画”。色彩斑斓的世界都归功于光这个发光体,在光的照射下,一幅幅苍凉萧瑟的风景画让读者心中郁结,过目不忘。“太阳已经偏了西,山后大红大紫。烟树青溶溶的,那月亮仿佛是一头肥胸脯的白凤凰,绿玻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