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禽流感诊断及治疗方案
〔2005版〕
一、概述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于1900年发觉,至1955年被分离成功,并被确认为甲型流感病毒。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8月20日WHO公布,从1例3岁香港儿童体内首次分离到禽流感病毒AH5N1株。此次疫情共确诊18例,死亡6例。最近禽流感疫情2003年12月底至2005年10月,全球有118人感染禽流感,其中61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最新资料:截至2005年10月20日,在越南共有9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41人死亡,成为受害最大的国家。泰国有18人感染,13人死亡;柬埔寨有4人感染,4人死亡;印度尼西亚有5人感染,3人死亡。
第1波
第2波第3波合计
个案被证实月份
200401200402200403200408200409200410200412200510
最近禽流感疫情
越南
泰国
证实死亡证实死亡
763315974
1121330011320022
642121
91411913
柬埔寨证实死亡
00000000000044
44
印尼证实死亡
00000000000074
74
二、病原学
H5N1病毒结构图
f1、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病毒颗粒一样为球形、有囊膜的RNA病毒。两种不同形状的表面钉状物是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多数亚型属非致病性或低致病性,高致病性亚型要紧是含H5和H7的毒株。2、禽流感病毒活力阻碍因素对热比较敏锐,但对低温抗击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裸露的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假如用紫外线直截了当照耀,可迅速破坏其活性。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要紧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专门是鸡;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紧密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直截了当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3、易感人群一样认为,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并不易感。尽管任何年龄均可被感染,但在已发觉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4、高危人群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
四、临床特点
1、临床表现埋伏期:一样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临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