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天下第一人”。千利休把茶道规则解释为“四规七则”。所谓“四规”,也叫“四谛”,即“和、敬、清、寂”。“和”即“和谐”,指在茶事过程中要保持和谐的氛围,做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敬”即“尊敬”,要求茶事中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敬;“清”即“洁清”,主要指饮茶环境要干净、整洁;“寂”即“静寂”,要求参与茶事的人内心无他,一心茶事。千利休去世后,他的技艺被后人发扬光大,形成宗教色彩浓厚、组织形式严密的现代茶道文化,并逐渐渗透到日本各个阶层,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
可见,日本茶道经历了由模仿中国到独立发展的过程。茶初传日本时,一方面被当作珍宝贡献于宫廷,另一方面伴随禅宗进入日本佛寺,被当作参佛悟道的一种重要手段。发端于百姓阶层的中国茶,一进入日本便成为上流社会、僧侣的新宠。在日本茶道中,饮茶并不是为了解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渴,而是日本贵族和高僧学习中国文化、修养身心的载体,是日本人审美意识的再现。在日本茶道的发展过程中,日本人继承了中国茶文化的成果,从中汲取营养、吸收精华,再融入日本元素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二、日本茶道的特征
现在,日本茶道已明显不同于中国,更注重形式之美,注重精神的品鉴。日本茶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礼法这两个方面。
1内容复杂且高雅
日本茶道涉及建筑、书法绘画、竹木漆器、点茶道具、烹饪小点、点茶技法及其他技艺,每一部分的设置都有诸多规定,以显其高雅。茶会是日本茶道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举办的场所被称作“道场”。道场包括茶室和茶庭两大部分。茶室也就是“草庵”,其房顶覆以稻秸,地面铺设榻榻米,布局极其精巧,看似简陋实则非常讲究。茶室入口非常狭小,只可一人俯身膝行入内;室内陈列的书法绘画多为禅僧、名家所作,布置简单而雅致;竹木漆器的选用及搭配讲究古朴典雅,耐人寻味;点茶道具颇有季节感,突出主人的心思,如5~10月使用风炉,11月至次年4月使用地炉;茶点的形态及图案显示出相应的季节之美,如一月的茶点一般要做成梅花形态,六月的茶点则要做成八仙花形态等;至于点茶技法更是对位置、动作、顺序等做出具体规定,甚至连茶刷拿起多高,一碗茶分几口喝完都有规定,每一个细节均显示出参与茶事之人的优雅。茶道建筑的另一重要部分是茶庭,即露地。其间布置似简实繁,每一物都有特定含义,如用幽曲石径代表山间小路,低矮松木寓指森林,而竹筒敲石与蹲踞式的洗手钵意在让人联想到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