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曲肽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68例
目的探讨奥曲肽用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34)和对照组(
34)。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观察组加用奥曲肽针01mg皮下注射,q8h。观察两组患者胃管引流液、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48h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用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较显著。
标签:腹部手术;粘连性肠梗阻;奥曲肽
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急诊科常见的外科急症,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和胆道疾病,且多数患者为反复发作,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很多患者拒绝住院治疗,要求在急诊科处理。为满足患者需求,我们尝试在急诊科留观室处理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肠梗阻的常规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灌肠、补液保持电解质平衡等。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的类似物,在肠梗阻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了奥曲肽用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患者知情同意及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施行本次试验。根据症状(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体征(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影像学提示肠腔扩张、多个液气平面确诊为肠梗阻,且患者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共入选68例,奥曲肽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50±162)岁,其中胃肠道手术后16例,胆道手术后10例,其它手术后2例。对照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54±175)岁,其中胃肠道手术后14例,胆道手术后8例,其它手术后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禁食、胃肠减压、植物油胃管内注入或口服、灌肠、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肠外营养及抗生素预防感染,奥曲肽组除以上治疗外,加用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Q8h,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监测腹部体征、血常规、电解质、腹部立位平片。
13观测指标
131腹痛情况根据患者的主诉,记录腹痛评分:0分:无疼痛,或者一过性疼痛;1分:偶发不适及疼痛,轻微影响日常生活;2分:长时间不适及疼痛,需要采取缓解的措施,中度影响日常生活;3分:严重或极其疼痛,并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132腹痛缓解时间自就诊后采用正规治疗时开始,腹痛评分降至2分及以下的时间。
f133胃肠减压量自就诊后采用正规治疗时开始,每24h计算胃液量。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