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当前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在教学中建构适当的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一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
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
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
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
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