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目前,我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
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按计划顺利进行。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为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为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
的需要,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
“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二研究范围及意义:
(一)研究范围:
f
根据我校的信息技术建设的具体情况及新课程的贯彻程度,我们确立了以下具体研究范围:
1当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研究。2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能力现状及提高的研究。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评价等,以及教师的培训3信息技术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二)课题研究目的通过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信息技术环境,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一定的网络操作、搜集、处理和交流等信息技术能力;发展观察、思考、联想和记忆等思维品质;学习、积累自主学习的方法技巧,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帮助学生实现四个目标:在自我意识发展基本上的“能学”,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在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恒学”。【正文】一、理论依据
f
1以课标为依据。《语文课程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
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
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
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式。”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通过现代信息化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才能实现。
3“学会学习”的学习观。目前知识不断更新,教师不可能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自主探究”教学,无疑是学生拓宽学习的天地,开拓多方视野,掌握终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