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特征及渗透性按地下水赋存条件,岷江水系Ⅰ、Ⅱ级阶地地下水主要有两种类型: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⑴第四系孔隙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全新统(Q4)和上更新统(Q3)的砂、卵石土中,水量极其丰富,含水层有效厚度从西至东逐渐变薄,厚度从数十米至几米,为孔隙潜水,部分地段由于地形和上覆粘性土层控制,具微承压性。根据成都地区水文地质资料,该层砂、卵石土综合含水层渗透系数K约为15~30md,为强透水层。沿线所有地下车站和地下区间隧道主体结构均将穿越该层地下水,受其影响大。⑵基岩裂隙水区内基岩为白垩系灌口组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地下水赋存于基岩风化裂隙中,含水量一般较小,但在岩层较破碎的情况下,常形成局部富水段。根据相关水文地质资料,渗透系数K约为0027~201md,平均为044md。属弱~中等透水层。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成都市充沛的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947mm,年降雨日达140d),降雨入渗构成了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灌溉入渗和沟渠入渗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此外,区内地下水还接受NW方向的侧向径流补给。测区地下水总的流向为北西~南东向,水力坡度一般为5~20‰。地下水与地表水(河、渠水)受大气降水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形成互补。3)地下水的动态特征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区内地下水总的规律是西部埋藏浅,水位变幅小,东部埋深较深,水位变幅亦较大;季节性变化明显,水位西北高东南低,沿河一带高,河间阶
4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f成都地铁7号线武侯双楠站
周边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
地中部低的特点。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成都地区丰水期一般出现在7、8、9月份,枯水期多为1、
2、3月份。岷江水系Ⅰ、Ⅱ级阶地区,丰水期地下水位埋深2~3m,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在2~3m之间。
4)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沿线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本工程按城市1200的洪水频率标准设计。3车站周边建、构筑物、管线现况31地面交通及建筑物1)地面交通⑴车站站位处的武阳大道现状为机非隔离道路,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机动车道两侧设绿化隔离带,外侧独立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⑵车站南端为武阳大道与武侯大道形成十字交叉,武汉大道为机非隔离道路,机动车道为设置中央绿化隔离带的双向八车道,外侧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⑶车站北端为栖霞路与武阳大道形成丁字交叉,栖霞路为双向五车道,两侧设置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