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从盟友到对手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1雅尔塔体系确立
(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
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
体系。
(2)基础:美苏均势
(3)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4)意义: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1)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2)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
是美国的敌视。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二、美苏冷战
1冷战的最初信号:丘吉尔铁幕演说
2冷战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
的一切敌对行动。
3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战后美国欲称霸世界。
(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日益壮大,妨碍其称霸。
(3)苏联在军事政治上能与美抗衡,使美国又不敢贸然越过战时美苏划定的势力范围界限。
(4)兵戎相见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为刚刚饱尝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反对。
4美苏冷战的表现
国家政策
政治
经济
表现
军事
美国冷战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苏联对抗
苏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
1
f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两极格局的影响1消极影响:(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2)两大阵营对峙,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3)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2积极影响: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小结: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三者基本上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的称谓)(1)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2)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3)两极格局的瓦解,也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2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比较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