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历史报告
抗战中的国共合作
第1页
f第2页
目
录
一、前言3二、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4三、历史时期的西安事变5四、抗日战争中的国共合作6五、后国共合作时期8六、结语9七、附件:调查问卷分析10
第2页
f第3页
一、前言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正是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军入侵中国东北;1932年1月,日军进犯上海;1935年,日军不断蚕食华北地区,史称“华北事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严重地侵犯与破坏。举国上下掀起了抗日热潮:东北人民抗日,“一二九运动”国民党,共产党,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两个政党,虽然信仰、政治主张、阶级属性大不相同,但联合抗日、拯救民族已成历史必然,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次国共合作,感受中国人民的勇敢与智慧。
第3页
f第4页
二、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
首先,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民族矛盾。华北事变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作为其独霸亚洲、征服世界战略基地的野心。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刻,此时此刻任何的问题包括两党矛盾都应该搁置一边,共同抗日已是历史必然。其次,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中国共产党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任务就是把红军的农民、学生、小资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
图为瓦窑堡会议现场
的转变,提出“党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来,成为一个统一的
民族革命战线”,使国共合作成为可能。瓦窑堡会议后,共产党一方面积极促进全国人民中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浪潮,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向国民党上层领导人和军队将领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最后,日军华北事变后势力范围深入中国内地,严重威胁英美在华利益,形成了英美联合同日本军国主义的斗争的局面。西安事变后,英美从自身利益出发,主张支持国共合作。苏联和共产国际也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持赞同态度,为国共合作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4页
f第5页
二、历史时期的西安事变
面对日寇,蒋介石政府虽然暗地里积极备战,但一直以来采取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