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管理制度
一、岗前培训护士毕业分配到医院,正式上班前均需接受1周以上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由医院行政部门或护理部统一安排。培训内容主要包括:(1)工作环境介绍1、医院组织体系:组织机构、规模层次、功能服务、护理队伍概况、护理组织结构等。2、医院环境:外环境(地理、人文、交通等)、内环境(科室布局、门急诊、住院部、办公区、生活区等)。3、医院制度:医院管理制度、临床工作安排及要求、临床护理工作制度等。4、工作态度培训医德规范、护士行为守则、护理服务理念等。5、护士素质培训仪表、仪容、举止、行为、语言、逻辑思维、应急与抢救技巧、科学慎读、协作配合、安全意识、法律知识(包括劳动保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控制等法律法规中的相关内容)等培训。6、操作培训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和抢救技术。培训结束后要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病区(部门)工作。未按要求完成岗前培训或岗前培
f训不合格者,不得进入病区(部门)工作。二、在职人员岗位培训
护士毕业后规范化培训依据不同学历层次(本科、专科、中专)分阶段进行。医院的注册护士均应接受护士毕业后规范化培训。护士毕业后规范化培训按学分制进行,周期为25年,本科毕业后2年,专科毕业后3年,中专毕业后5年内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1、实施在护理部领导下,由护理教育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各相关专科参与和协助执行。2、内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急救知识与技术。3、考核1)考核内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急救知识与技能、综合能力、医德医风等。2)考核方法:在护理部组织下,由护理教育管理小组按照培训计划对临床护士进修阶段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阶段考核可视情况每季度或每半年1次,修完培训计划中的全部内容后方能参加综合能力考核。对护士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医德医风的考核应与临床护理工作相结合,与其工作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相结合。4、层级培训(1)初级护理人员培训重点(包括护士与护师,与护士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相结合)
f1)形象塑造及礼仪知识。2)常用护理技术与急救技术。3)常见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4)常规检查与治疗。5)专科常见疾病及护理。6)专科常见护理问题与健康教育。7)护理文书书写。8)相关法律、伦理与护理。9)问题分析与处理,文献查证与阅读、案例分析等。三、手术室护士1、围术期护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