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讲座教学大纲
授课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课程性质:学位课
学分:2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开课单位: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理论部
开课教师:张志忠教授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思想为中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念。
二、讲授提纲与内容
第一部分
(一)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与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困惑2、马克思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现
1、唯物史观的发现历程及其伟大意义
1
f2、经济学上的科学革命和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3、两个伟大发现的关系及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化和多方面的展开
1、《反杜林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阐述2、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文艺观、伦理观、宗教观、军事观3、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与研究4、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与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探索5、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贡献
(四)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及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批判
1、时代的新变化及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2、伯恩施坦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3、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斗争4、法国、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批判
(五)列宁主义的产生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贡献
1、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斗争2、对辩证法的深刻研究3、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4、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5、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六)斯大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苏联模式
1、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论战2、关于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理论3、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4、斯大林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与失误
(七)苏联东欧的改革理论、实践及其剧变
1、苏联的改革及其“新思维”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3、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与社会主义的严峻挑战
(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1、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2、关于毛泽东思想3、关于邓小平理论4、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关于科学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