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
第二单元的《长方体的认识》。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六个方
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长方体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它是在
学生认识长方形以及掌握长方形面积和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即将学习长方体表
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基础,又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开端,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图形以
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实践操作等活动,建立立体图形的表
象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②、在认识长方体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合作中培养协作的精神,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发展学
生空间观念和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难点:理解长方体中长、宽、高的相对性。
4、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实物、表格等。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
弱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讨论交流法和小组合作法,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
件辅助教学。采用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学法分析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本节课,我突出了“动手操作,自主探
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探
索过程中做到“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
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我们教师展示了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面对学生们,我的设计本
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