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力进行了比较。
菲德(Feder)(1996)从影响因素角度出发,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模型,将整个经济分为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进行实证研究。他认为对外贸易出口通过外部经济效应和要素生产效率差别效应影响经济增长,并且对外贸易对于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沃姆斯利(Walmsley)和温特斯(Wi
ters)从劳动力的转移角度出发研宄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如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3
f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1绪论
国家允许国外的部分劳动力进入其国内市场为其提供服务,则全球都会从中获得收益,参与服务贸易的国家都可以共享福利的增加:霍克曼(Ber
ardHoekma
)以印度为例,通过考察金融、电信和运输等部门的运作成本,研究服务贸易对货物商品出口部门竞争力的影响,他认为这些部门的放开会提升出口竞争力,即使在本国服务业效率低下的情形下,借助于商业存在服务贸易也会扭转落后国家的不利格局。
132国内研究现状
李江帆(1994,2001)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进程,得出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如下(1)20世纪90年代,交通运输仓储业与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与餐饮业、金融保险业在所有行业中贡献最大;服务业就业比重较高的三个支柱性行业按排名来说分别是:第一是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第二是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第三是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影视业。(2)中国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对外开放的特点a、房地产业、社会社团个人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与邮电业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的行业中居前三位;b、尽管服务业在总体上表现为服务输出,但内部各行业仍存在较大差异。黄少军(2001)对中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他提出,现阶段中国传统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占比较大。此外,他还发现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商业和社会社团个人服务业的发展并不充分,这也无疑暴露出现如今的中国存在着市场化、城市化水平偏低的问题。江小娟(2004)就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借助经济计量分析收入水平对服务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当一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增幅比较小时,收入增长与服务业发展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突出;但是若一国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人均国民总收入从一个台阶迈入另一个台阶,则服务业将会出现突飞猛进式的跨越,在经济总体中的占比也会大幅上升。
近年来,有关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盛斌(2002)对服务贸易总体及分部门的具体承诺做出了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