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精神药物治疗护理常规使用精神药物治疗者,均按精神药物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一、适应症:各类精神疾病及心理因素所致的失眠、紧张、焦虑等症。二、禁忌症:镇静和安眠药物中毒,各种原因所致的昏迷状态,消耗性疾病导致的恶病质,各种严重躯体疾病,均应禁用精神药物。三、精神药物临床应用原则:1、药物的选择:根据诊断和靶症状,选择最适宜的药物。1)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幻觉、妄想等症状。2)三环类、四环类及其他抗抑郁剂治疗各类抑郁症,以控制或消除抑郁、焦虑和运动抑制等症状。3)抗躁狂药治疗躁狂症并预防双相情感性疾病的复发。4)抗焦虑药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肌肉松弛的作用。2、剂量调节1)治疗剂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能控制症状、但无明显副反应的最佳治疗量。2)维持治疗量:病员自知力恢复且病情稳定后应采用维持治疗量,以防止病情复发,维持治疗量一般为治疗剂量的1312或视病情而定。3)主张单一用药。个别病例治疗后效果不佳者,可考虑更换或采用联合用药治疗。4)剂量个体化。因个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及耐受性不同,故药物剂量应个体化。5)儿童及老年人因年龄的关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有差异,药物疗效及副反应亦随之有差异。儿童用药应按体重计算剂量,老年人因各脏器功能普遍减退,药物的排泄率降低,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容易蓄积而产生严重副反应。因此,剂量均应相应降低,大约为青壮年剂量的1312。四、精神药物治疗护理要点1、服药治疗中观察病员的进食、睡眠、日常活动情况、主诉和精神症状变化。定时测血压、脉搏,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及排尿性晕厥。一旦发生应将病人平卧或呈头低足高位,必要时给予升压药物,但禁用肾上腺素(副肾素)。2、发药时应严密检查病员的口腔、水杯,以免吐药、藏药,防止储药自杀。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3、丁酰苯类、吩噻嗪类及长效药物制剂,易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痉挛性扭转、吞咽困难和动眼危象等锥体外系副反应,应密切观察及时报告主管医师,以便及时处理,对吞咽困难者做好饮食护理。4、治疗过程中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皮肤黄疸、瘙痒和发热症状时,应考虑为药源性肝炎。若出现上感、周身不适、咽部疼痛、高热,考虑为颗粒性白细胞降低的可能性,应急查白细胞计数,并定期复查肝功和血象。5、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剂具有中枢和周围抗胆碱能作用,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