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
【关键词】综合实践生活体验合作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自我意识,勇于参与活动,积极动口、动手、动脑,体现出”动”的特点,并将”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将”活”与”动”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刚开始上综合实践课时,我跟学生们只呆在教室里,就着教科书上的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后来我发现,这样做实在滑稽之极,如此丰富的内容,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果只在这一屋檐下”畅所欲言”而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那简直愧对开发这门科学的智者们。因此,我们就要”动”了。
活动课就要”动”动手与动脑。于是,我和学生选择性地确定了几个主题,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去研究,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任务。然后,通过课堂交流反馈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样做后我发现,自觉的同学乐于去完成工作,而不自觉的学生则有形式而无结果。这样的结果并不尽人意,未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静下来一反思,这是由于我没有起到老师的监督、参与和指导作用造成的。放手让学生去干,可不是让他们”自生自灭”。老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有的时候作用显著些,例如,帮助学生解决理想操作上的难题;有的时候作用则是显得弱一些,如当学生进入资料采集点后,就是他们展示自我能力,丰富人生阅历储备的阶段,这时候的老师就应该”退居二线”了。
找到原因后,我在”动”字上下功夫,进一步改革。如:我校开展了一次《水人类的生命之源》综合实践活动。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我安排了参观、访问、摄影、绘图等,将语文、社会、美术、法律、家乡环境调查等诸项知识与见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后,大家又展开了”如何保护环境”大讨论。同学们积极参与,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声情并茂地表达了他们对污染母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