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摘要:审计风险是一个重要的审计概念。是指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后,对财务报表发表错误意见的可能性,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认为真实公允发表了肯定性审计意见;另一种是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了否定性审计意见。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日益完善,各种行政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以及《国家赔偿法》等法规的颁布,审计所面临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审计风险正一天天被人们所重视,摸清审计风险,增强审计意识,最大限度地规避与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是当今审计工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审计质量和信誉的关键,对审计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侧重探讨审计风险的有关理论与实务问题。
关键词:审记风险,审计风险管理,审计风险防范,
f1前言
11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与此相适应,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事务所脱钩改制后,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加强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已是摆在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从审计的发展历史来看,审计风险的出现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时期的审计风险,又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的审计风险,也都有各自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审计实践,研究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有助于审计人员找到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的新途径。人们只有正确的认识审计风险含义与特征后,才能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f审计风险的防范研究主要是用理论演绎或模型分析的规范研究方法在审计学与管理学的逻辑框架内,讨论审计目标、审计环境、审计风险、审计责任以及审计方法方面的关系。
早期的审计风险研究主要是归纳总结实物中对审计风险的认识,并提出审计风险模型以发展出更有效的审计方法。例如,AICPA(19831988)制订的审计准则与指南,Cushi
g和Loebbecke(1983)、Ki
ey1989、Se
etti1990提出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这些文献主要从审计方法的角度探讨审计风险,可称之为狭义的审计风险。
随着20世纪80年代美国审计诉讼爆炸的出现,审计环境与审计风险,尤其是审计师法律责任制度与审计风险、审计质量的关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例如,Balacha
dra
和Nagaraja
1987、N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