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市化进程的经验指
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
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
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
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
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
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
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
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
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
f范文最新推荐
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
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已经
相当不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
中国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
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
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
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
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
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
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
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仍
然过于偏小。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
工业化发展水平这种局面,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实力提高与国
家竞争力增强的“巨大瓶颈”。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
略机遇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尤其是寻求城市化战略的进一
步提升,缓解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社会公平的二元结构矛盾,既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
约束“瓶颈”,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
举措。五、中国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了支
321
f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
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0%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