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
1图像:对客观对象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性的描述或写真。2图像分类:按可见性(可见图像、不可见图像),按波段数(单波段、多波段、超波段),
按空间坐标和亮度的连续性(模拟和数字)。3图像处理:对图像进行一系列操作,以到达预期目的的技术。4图像处理三个层次:狭义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5图像处理五个模块:采集、显示、存储、通信、处理和分析。
第二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
6模拟图像的表示:fx,y=ix,y×rx,y,照度分量0ix,y∞,反射分量0rx,y1
7图像数字化:将一幅画面转化成计算机能处理的形式数字图像的过程。它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像素的位置和灰度就是像素的属性。
8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的操作称为采样。采样间隔和采样孔径的大小是两个很重要的参数。采样方式有缝、无缝和重叠。
9将像素灰度转换成离散的整数值的过程叫量化。10表示像素明暗程度的整数称为像素的灰度级(或灰度值或灰度)。11数字图像根据灰度级数的差异可分为:黑白图像、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12采样间隔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一般来说,采样间隔越大,所得图像像素数越少,空间分
辨率低,质量差,严重时出现像素呈块状的国际棋盘效应;采样间隔越小,所得图像像素数越多,空间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但数据量大。13量化等级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量化等级越多,所得图像层次越丰富,灰度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但数据量大;量化等级越少,图像层次欠丰富,灰度分辨率低,会出现假轮廓现象,图像质量变差,但数据量小。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对固定图像大小时,减少灰度级能改善质量,产生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减少灰度级一般会增加图像的对比度。例如对细节比较丰富的图像数字化。14数字化器组成:1采样孔:保证单独观测特定的像素而不受其它部分的影响。2图像扫描机构:使采样孔按预先确定的方式在图像上移动。3光传感器:通过采样孔测量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的亮度。4量化器:将传感器输出的连续量转化为整数值。5输出存储体:将像素灰度值存储起来。它可以是固态存储器,或磁盘等。15灰度直方图反映的是一幅图像中各灰度级像素出现的频率。以灰度级为横坐标,纵坐标为灰度级的频率,绘制频率同灰度级的关系图就是灰度直方图。16直方图的性质:1灰度直方图只能反映图像的灰度分布情况,而不能反映图像像素的位置即丢失了
像素的位置信息。
f2一幅图像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