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教学目标1.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体味课文流露出的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向往的思想感情。2.掌握诵读的要领,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领会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3.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诵读的技巧。2.学习本文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予小屋的生活理想。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谁都可能会有这样的时刻,当我们凝视着月光下的树影,谛听着山林间的鸟鸣,我们的精神随之一振,抖掉了尘世的俗念,得到了心灵的升腾。那时,我们可能都会感到自己的富有。但是这道精神的门能为我们开启多久?如果我们心灵的河流里老是流淌着搀杂铜臭味的杂事与垃圾,我们又怎能守住这一份心灵的宁静?阿尔卑斯山下那句名言“慢慢走啊,欣赏”,告诫着我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要静下心来,放慢脚步,与自然对话,与自然拥抱。你能够感受这样的快乐和幸福吗?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朗读一起走进李乐薇的空中楼阁吧。二、感知课文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朗读。适当进行诵读的技巧指导。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掌握诵读和速读的基本要领,学会在朗读中适当运用停顿、重音、语速、句调的技巧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在含义和感情。具体的指导可参考“教学资料”附录的“朗读的基本要求”一文。三、分析写小屋的观察角度,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文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一)为了写小屋的美,作者选取了小屋周围的哪些景物呢?讨论明确:依次写了山、树、花园(含花)、云霞、空气、光线、山路、小屋的夜景。(二)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观察立足点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讨论明确:一、立足于屋外看小屋(1~8自然段)。二、立足于屋内看世界(9~18自然段)。(三)全文一共几个部分?讨论明确:两个部分:(1)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2)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四)试画出本文两个部分的结构图。提示:把不同立足点所写景物列出即可,对学生要求不宜太高。(五)归纳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定景换点和定点换景(六)请学生运用这个方法口头练习:多角度描述校园。全文结构图参考下图四、结合“空中楼阁”的含义,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文章的主旨。(一)题中“我的空中楼阁”指什么?讨论明确:指山上的小屋(二)成语中“空中楼阁”什么意思?
1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