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本科病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学时:62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病理学是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的医学基础理论科学之一。它的任务是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变化。并结合机能和代谢变化,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疾病的本质。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病理学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除必须密切联系病理生理学外,尚须以基础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寄生虫学等为其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所以病理学具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疾病中带有共性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各论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主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规律。教学内容应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但要注意从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出发,做到少而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批判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正确理解和处理机体与环境、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机能与形态、损伤与抗损伤等辩证关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病理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临床医学,参加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以便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病理学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能。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病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辩认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还应积极开展电化教学,加强病理尸检见习。适当开展临床病理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本大纲供五年制医学专业使用,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实习标本和学时分配,是根据国家教委下发的“病理学课程基本要求”结合我院的教学计划及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划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项要求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明确重点要求。注:“”为重点掌握内容,“”为熟悉内容,“”为了解内容,不划线为自学内容。
2、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血压病(病因和发病)等内容由病理生理学讲授。遗传病由生物教研室在遗传学中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