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作诡辩杂说的代表。在普洛特哥拉斯被驱逐、书被焚十二年以后,苏格拉底也被处以死刑,但是他的学说得到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继承。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是一个悖论,我们无法从这句话中推论出苏格拉底是否对这件事本身也不知道。古代中国也有一个类似的例子:1-7“言尽悖”这是《庄子齐物论》里庄子说的。后期墨家反驳道:如果“言尽悖”,庄子的这个言难道就不悖吗?我们常说:1-7“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我们不知道这句话本身是不是“绝对的真理”。1-8“荒谬的真实”有字典给悖论下定义,说它是“荒谬的真实”,而这种矛盾修饰本身也是一种“压缩的悖论”。悖论(paradox)来自希腊语“para+dokei
”,意思是“多想一想”。这些例子都说明,在逻辑上它们都无法摆脱概念自指所带来的恶性循环。1唐吉诃德悖论小说《唐吉诃德》里描写过一个国家,它有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个旅游者都要回答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回答对了,一切都好办;回答错了,就要被绞死。一天,有个旅游者回答:“我来这里是要被绞死。”旅游者被送到国王那里。国王苦苦想了好久:他回答得是对还是错?究竟要不要把他绞死。如果说他回答得对,那就不要绞死他可这样一来,他的回答又成了错的了!如果说他回答错了,那就要绞死他但这恰恰又证明他回答对了。实在是左右为难!2梵学者的预言
f一天,梵学者与他的女儿苏耶发生了争论。苏椰:你是一个大骗子,爸爸。你根本不能预言未来。学者:我肯定能。苏椰:不,你不能。我现在就可以证明它!苏椰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些字,折起来,压在水晶球下。她说:“我写了一件事,它在3点钟前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请你预言它究竟是不是会发生,在这张白卡片上写下‘是’字或‘不’字。要是你写错了,你答应现在就买辆汽车给我,不要拖到以后好吗?”“好,一言为定。”学者在卡片上写了一个字。3点钟时,苏椰把水晶球下面的纸拿出来,高声读道:“在下午3点以前,你将写一个‘不’字在卡片上。”学者在卡片上写的是“是”字,他预言错了:“在下午3点以前,写一个‘不’字在卡片上”这一件事并未发生。但如果他在卡片上写的是“不”呢?也还错!因为写“不”就表示他预言卡片上的事不会发生,但它恰恰发生了他在卡片上写的就是一个‘不’字。苏椰笑了:“我想要一辆红色的赛车,爸爸,要带斗形座的。”3意想不到的老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