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成绩的测定方法与评价
平均成绩是指全班同学在某一次考试中所达到的一般水平。它将全班同学成绩的差异抽象化,反映同学成绩的集中趋势。因而,教师计算平均成绩,一方面是反映同学在学业上达到的一般水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同班级间学习水平的对比。学生平均成绩的测定方法:(1)算数平均数算数平均数是我们最常用的计算平均成绩的方法,其公式为:
5
f其中x代表第1个同学的成绩,
是全班同学人数。如果已经对全班同学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分组,则采
用公式
其中代表第组组中值,为第组的人数。算数平均数具有科学、严密、可靠、易于计算和理解、在抽样调查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缺点是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从而影响代表性大小;当成绩的分布呈偏态分布时,平均数则不能适当描述分布情况。()中位数
中位数是把全班同学的成绩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同学的成绩就是中位数。若同学人数为偶数,则中位数为处于中间位置二个同学成绩的平均数。如果已经对同学的成绩进行了分组,则中位数是:
其中为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为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为中位数所在组以前各组次数的累计值;为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中位数具有意义明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一旦平均数受到极端值的影响而失去代表性时,中位数可作为全班同学成绩的代表值,反映其一般水平。但中位数的缺点是缺乏灵敏度,不如平均数可靠,计算也不如算数平均数方便。(0)众数
众数是指全班同学成绩中出现最多的这个分数。在一般的常规考试中,由于班级考生人数较少,可能会没有众数或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众数。这种情况往往随着考生人数的增加而减少。众数的优点是易于计算,易于理解,反映考生成绩的集中趋势。1平均成绩的评价平均成绩是把全班同学成绩的差异抽象化,反映出了全班同学在学业上的一般水平和成绩分布的集中趋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全班每个同学的成绩是参差不齐的,它们分布在平均数的周围,呈现出了离散的趋势。学生成绩的离散指标正是反映全班同学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当离散指标值越大,则学生成绩的离散趋势越强,集中趋势越弱,表明了平均成绩代表性越差。此时教师再用平均成绩来评价同学学业水平,就显得欠妥当;反之亦然。当然离散指标并非越小越好。离散指标越小,说明学生的成绩十分接近,没有拔尖的,也没有太差的,也说明这套试卷难度过大或过小,未能反映学生在学业中的真实差距。()全距
全距又称极差,是全班同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