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别放入4molL1NaOH溶液中D.比较高锰酸钾、氯气的氧化性:高锰酸钾中加入浓盐酸【答案】C【解析】:若溶液变蓝,说明氯化铁能腐蚀单质铜,则Cu是还原剂、Fe3是氧化剂、Fe2是还原产物,由于该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因此能比较Cu、Fe2的还原性,故A合理;若无色溶液变为淡黄色,说明氯气能从盐中置换出单质溴,则氯气是氧化剂、溴离子是还原剂、单质溴是氧化产物,由于该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则单质氯的氧化性大于单质溴,所以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溴强,故B合理;元素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单质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因此将镁、铝(除氧化膜)分别放入稀盐酸
f或稀硫酸中,根据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可以比较镁、铝金属性,故C不合理;若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高
锰酸钾能氧化HCl,则高锰酸钾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氯气是氧化产物,由于该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
大于氧化产物,因此能比较高锰酸钾、氯气的氧化性,故D合理。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涉及铁盐的氧化性、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镁铝的金属性、高锰酸
钾和氯气的氧化性等。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操作
A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B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滴入KM
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C确定磷、砷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测定同温同浓度的Na3PO4和Na3AsO4水溶液的pH
D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AC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涉及用钠与乙酸、乙醇反应的快慢比较羟基氢的活泼性、如何检验CH2CHCHO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测定最高价含氧酸盐的pH确定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等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的辨别。
f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则溶液中NO3-被
A
加入01molL-1H2SO4溶液
Fe2还原为NO2
向样品溶液中先滴加过量的稀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
B
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色沉淀。说明样品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向01molL-1Na2CO3溶液中,
C
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滴加2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
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表明淀粉没有水解生成
D
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
葡萄糖
CuOH2悬浊液,加热
【答案】BC
考r